查看: 8|回复: 0

求助宗亲寻祖

[复制链接]

3

主题

0

回帖

4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5
发表于 前天 09:12 来自手机站社区发帖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来自 安徽省合肥市

各位宗亲好!


现将我的情况发贴如下望得到各位宗亲的帮助:

  据祖上代代口口相传:我们的祖籍是江西,由于祖上一个”王”的反叛导致满门抄斩而逃至湖北大冶。查阅史料记录:明朝宁王朱权的后代(朱元璋第十七子)第四代宁王朱宸濠曾发生反叛。由此推测我们一族有可能是朱权后人朱拱樤族的后人,因其是朱宸濠的侄子参与了宁王叛乱。这是我今年到南昌朱权墓查寻宗谱时,看到宁王宗谱上有记录:“朱拱樤一族逃避到武汉汉口后下落不明……”
  祖上数代口口相传我们家要:“生前姓杨,生后姓朱”。家中曾留有一块小片龙袍说是当年祖上各奔东西逃亡时剪分龙袍留作今后相认的凭证。我们家的龙袍一直保存到解放后“扫四旧”因惧而烧毁甚是遗憾!
我父亲生前一直致力于寻找宗亲,从1985年起一直走在寻找宗亲宗谱的路上,只至1992年抱憾离世。
父亲在85年前往湖北大冶费尽周折寻找到了本族同宗的兄弟(大冶同宗也在积极寻找并讲述着与祖上同样的口口相传的描述和记录)。据大冶的宗亲讲:解放前(1930年期间)其祖父曾将宗谱送往鄂州(现华容区)的杨氏宗祠修谱后没有取回家谱。由于时代久远区划变迁,前些年大冶的宗亲多方寻找也没有找到送往华容修谱的这家杨氏宗祠。现在的关键是要找到在鄂州市华容区的这家杨氏宗谱宗祠和当年送修的家谱。为此这几年我们一直在湖北鄂州的华容镇寻找,但由于时间较久华容动迁区划较大,一直未能找到送修宗谱的祠堂……
但在华容区我们找到了很多杨姓的宗谱祠堂。而这些杨姓是明洪武年间从江西高安迁入武昌的。我们一直疑惑当年祖辈为什么要走几十公里的路,将家谱送到鄂州的华容来修而不是在大冶附近的杨姓宗祠修谱。难道是我家的宗谱与华容的杨姓的宗谱存在着某种关联?我联想到了朱权的生母杨妃,是否与华容的杨姓有某种关联?又或许当年的宁王家族与鄂州华容的杨姓存在某种关联?又或许其他的某种关联……
父亲临终前一再嘱托我:一定不要放弃寻找,努力完成他没能完成的寻宗任务以慰九泉之下的祖先。
茫茫人海中想找到确实很难,但我想尽最大的努力完成祖先们代代口口相传的“生前姓杨,生后姓朱”的嘱托。现附祖上留传下来本宗的二十个字的排行:
“惠兆春和启,仁忠胜正华,国兴天意顺,人强志气刚”。(据父亲说,当年因曾祖父目不识丁只能说出字音,却说不出字义,而父亲只能根据字音记下排行,故存在着音和字的不同)。今发贴望得到各位宗的指点和帮助为盼[合十][合十][合十]

祝好!

     寻亲人 :   杨笑寒(朱意峰)联系电话:13956188158.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